有关 Tool-Temp 温度控制装置的常见问题

我们很乐意回答您的问题。您可以在以下的常见问题中找到答案。如果您的问题不在里面,请发送给我们。我们期待与您的互动。

基本上,在所有的应用中,与温度控制单元相连的用户(模具、辊筒、容器等)都有相应的水或导热油循环孔/通道,通过加热使其达到生产温度,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冷却或加热使其保持在所需的生产温度。

Tool-Temp 温度控制装置的应用领域和可能性非常广泛。

首先是加热阶段,即加热所连接的设备,可以是模具、滚筒、容器、反应器等,它们被精确地加热到相应生产工艺所需的温度。
第二阶段是将目标设备保持在理想的生产温度,而不受生产中断或周期时间变化等当前生产条件的影响。
 

使用 Tool-Temp 的温度控制装置,您可以:

  • 优化生产时间
  • 确保生产产品的高质量和一致性
  • 最高流动温度
  • 传热介质
  • 加热能力
  • 冷却能力
  • 泵容量(流速/压力)
  • 连接电压
  • 内部系统结构
  • 启动和控制选项

水的温控装置和导热油(或乙二醇)的温控装置是有区别的。工艺恒温器,即用于水的温控装置,通常最高流动温度为 90°C,或加压水装置的最高流动温度约为 160°C,而用于油的温控装置的最高流动温度约为 360°C。

温度控制装置的其他区分标准包括

  • 直接或间接冷却设备(通过中间冷却器将冷却和温度控制回路分开)。
  • 带有浴槽加热或强制循环系统的设备。
  • 单回路设备和多回路设备。

温度控制设备的其他特点包括

  • 最高流动温度
  • 使用的传热介质 - 水或油
  • 加热能力
  • 冷却能力
  • 泵容量
  • 流量
  • 压力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三种状态:

  • 加热
  • 冷却
  • 保温

  1. 第一阶段--加热阶段加热至生产温度。温度控制单元加热至所需的 "初始温度",即起始温度。

  2. 第二阶段 - 生产设备在此交替进行加热和冷却。由于不断变化的非恒定生产条件,如环境温度波动、周期时间等,所连接的器件的温度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温度升得过高,温度控制单元就会制冷;如果温度低于设定值,温度控制单元就会加热。
  3. 第三阶段 - 中断生产 - 即保持

    器件有一个理想的温度,然后中断生产。在中断情况下,一般必须对负载进行加热,以防止负载温度下降,从而可以更快地继续生产。

加热和冷却的基本原理

加热和冷却以开/关模式进行,即完全开启或完全关闭。控制器根据其 PD 行为进行计时。温度越接近设定点,加热或制冷脉冲越短。这种计时方式可防止过冲和/或欠冲。

控制电路具有 "惰性"。由于这种惰性,在开/关模式(循环)下可实现与控制阀等相同的控制精度,而控制阀则需要更多的控制工程。控制器为三点式控制器,具有以下位置:加热 - 保持 - 冷却。

连接和相关技术安装取决于生产车间的特定工艺条件。以下基本组件构成基础:

  • 一根导流软管和一根回流软管。
  • 所用软管必须耐温耐压。
  • 两根用于冷却水管网的软管。
  • 一根主连接电缆。
  • 其他配件根据应用而定。

这通常是通过数据接口实现的。从技术角度和可靠性方面考虑,数字接口(如 RS485)更为可取。Tool-Temp 为您提供各种接口协议,用于从设备到机器的数据传输。使用何种接口取决于您的生产设备。接口协议和机器硬件必须与设备相匹配。

  • 安装取决于生产和空间条件。如果由于生产条件的原因需要经常更改温度控制单元的设置,建议将该单元放置在易于接近的位置。
  • 请注意温度控制单元与器件之间的距离:由于温度控制单元和用户之间的连接管路存在温度和压力损失,温度控制单元应尽可能靠近机器或器件。由于压力损失,供水管路的内径只能在器件处减小。
  • 连接管路的建议值:内径不小于温度控制单元上流量/回流管路的内径。
  • 应避免超过约 5 米的距离。如果无法避免,则在设计温度控制单元时必须考虑到连接管路的温度梯度和压力损失。
  • 如果主要供热,管道应采用隔热材料。这将有助于节约成本。
  • 这两个名称具有相同的功能。
  • 温度控制装置是过程恒温器 - 过程恒温器是温度控制装置。
  • 根据行业的不同,设备的名称也不同,但两个术语的含义相同。在化工和制药行业,通常使用过程恒温器这一术语。

调试温度控制装置非常简单:

  • 在温度控制单元和器件之间建立连接和软管连接。
  • 将温度控制装置连接到冷却水管网。
  • 将设备连接至电源。
  • 打开设备的主开关。
  • 加注导热介质(油式设备手动加注,水式设备根据类型和设计手动或自动加注)。
  • 在控制器上输入流量温度设定值(大致相当于用户的生产温度)。
  • 开启温度控制装置(泵、加热器等)。
  • 如果导热介质没有自动加满,则加满导热介质,直到泵不间断运行,即有足够数量的导热介质在温度控制回路中循环。
  • 上述步骤在 Tool-Temp 操作说明书中有详细描述。

理论上,温度控制单元的最低流动温度与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一致(直接冷却)。但实际上,最低流动温度必须至少高出 5°C。

原因: 需要最低的温度梯度,以便在温度控制回路(用电回路)中冷却水和循环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是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冷却能力与温度密切相关。设定温度(流动温度)越低,制冷量就越低。

建议运行温度高于约 180 °C。

原因

  • 非永久性管道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在 180°C 时,系统压力已达到 12 巴。此外,泵的压力取决于所连接的器件。
  • 如果压力过高,用户装置中的密封件可能会泄漏。
  • 不过,根据用户的允许压力,温度控制回路本身的压力必须尽可能低。

一般情况

  • 没有限制。由于水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油,因此应尽可能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
  • 原则上,只能使用制造商明确声明为导热油的油品。
  • 在温度控制装置中使用导热油最重要的主要标准是导热油制造商规定的最大允许流量和油膜温度。
  • 如果可能,应使用合成导热油。
  • 重要提示: 不允许使用液压油等。
  • 请勿使用无标签的油品。

温度控制单元的能耗取决于各自的应用--由用户控制。这意味着实际能耗没有参考依据。如果系统(即用户)"吸入 "过多,而温度控制单元又选得太小,导致持续超负荷运行,那么一个较小、本应更便宜的温度控制单元可能会有更高的能耗。

一些重要标准

  • 加热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加热阶段的数量。然而,这也取决于:设备重量,例如注塑模具,小批量生产导致的设备更换次数,生产中断。
  • 设备的设计(供热、散热或热平衡,即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加热或冷却)。
  • 与设备有关的标准:隔热性能(加热性能 "好",冷却性能 "差")。
  • 设备相关标准:泵的效率(热开发)。

关于最低能耗,只能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即泵电机和控制系统的能耗。在选择温度控制装置时,最好向我们提供 性能数据,以便我们提出设计建议

  • 由于当时的运行条件有很大影响,因此无法在此提供任何具体信息。
  • 下列因素对清洗周期的影响最大:运行温度、多尘环境、传热介质的质量、温度控制回路中的杂质、用户和/或连接管路中的杂质。
  • 作为操作人员,您必须自行确定最佳清洗间隔,因为您最了解工艺和生产方法。
  • Tool-Temp 操作说明书可作为您做出决定的初步依据。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对温度控制装置进行必要清洁和检查的说明和信息。

这也主要取决于您的生产条件,包括轮班运行和运行时间。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是运行条件,如运行温度、传热介质的特性(水或油的质量)、温度控制回路中的污染(用电设备、连接管路)。因此,无法提供有关更新的精确具体信息。



水的标准值在运行约 2,000 小时后更换,包括添加剂。 该值基于一年的单班运行。


油的参考值使用约 1,000 小时后检查,使用约 2,000 小时后更换,包括添加剂。该值以一年的单班运行为基础。

判断温度控制单元是否正常工作的一个标准是温度。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必须一致(±1 至 ±2°C)。如果不一致,则说明温度控制单元工作不正常。

如果在持续开启制冷的情况下实际温度仍然过高,则可能是设备太小或以下问题造成的:

  • 冷却水管关闭。
  • 散热器钙化。
  • 冷却水系统的过滤器脏污。

温度过低的可能原因:

  • 加热器故障。
  • 加热接触器故障。
  • 固态继电器故障。冷却电磁阀关闭不严,导致水不断流经冷却器。

如果由于控制参数设置不正确(设备交替加热和冷却)导致实际值在设定值附近波动,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并增加温度控制单元的压力。由于温度通常是在介质(水或油)中测量的,因此控制器上显示的设定值和实际值相匹配并不一定意味着用户的温度也是正确的。

如果流量不足,则温度不会或仅会不充分地传递给用户。因此必须检查流量。可以使用设备内置的流量计或外部流量计进行检查。

基本工作通常可以在公司内部完成。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维修标准 "和贵公司的内部知识:例如,贵公司是否拥有受过适当培训的服务或维修部门?

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基本清洁可避免维修。定期清洗水箱和简单的内部清洁可延长无故障运行时间。

请阅读并使用温度控制装置的 Tool-Temp 操作说明书。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便我们为您提供行动建议。